<thead id="xudex"></thead>
      • 開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
      •   
        • 搜索
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 > 開平市衛(wèi)生健康局 > 政務公開 > 健康科普知識
      煎藥九問,你煎對了嗎?
      發(fā)布日期:2022-11-04 10:28
      來源:開平市衛(wèi)生健康局
      打印
      【字體:

      來源:廣東中醫(yī)院、健康廣東



        

      圖片


      【煎藥九問】

      1、中藥浸泡前需要先用水沖洗一遍嗎?

      中藥飲片在炮制加工過程中已經過凈制處理,一些細微中藥飲片如馬勃、海金沙、滑石粉等用水沖洗還會有損失,所以泡藥前不需要清洗。

      2、中藥浸泡時間越久越好?

      中藥煎煮前,應加冷水浸泡30~60分鐘,時間不宜太長,以免引起藥物酶解或霉變。

      輕質的中藥、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,重質中藥、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,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,利于有效成分煎出。

      此外,藥煎煮好后,應趁熱濾取藥汁。因為放的時間久了,藥液溫度降低,一些有效成分會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,加之藥渣的吸附作用而有部分損失,因而影響療效。

      3、加水量多少為宜?

      加水量一般以蓋過藥面2~5厘米為宜,花、草類中藥或煎煮時間較長的則需酌量加水。


        圖片


      4、為什么煎藥不能用金屬器皿?

      鐵、鋁、銅、鍍錫等金屬器具化學性質不穩(wěn)定,易氧化,在煎煮過程中會游離出金屬離子,可與中藥發(fā)生化學反應,影響煎藥質量和臨床療效,所以不宜選用。陶器不會與中藥發(fā)生化學反應;砂鍋導熱均勻,熱力緩和;不銹鋼和搪瓷器具能抗酸耐堿,可以選用。

      5、煎藥火候、時間如何把握?

      煎藥時,先用武火(大火)煮至沸騰,然后改用文火(小火)保持微沸狀態(tài)。一般中藥一煎煮沸后,再文火煮20~30分鐘;解表類、芳香類、清熱類藥物沸后,再煮15~20分鐘;滋補藥物沸后,再煮40~60分鐘。

      6、煎藥第二次,必須加熱水嗎?

      一般常規(guī)煎煮2~3次,第二次煎煮加冷水或熱水均可,但不需要再浸泡了。二煎時間比一煎略短。


        圖片


      7、代煎中藥如何保存?

      代煎的藥液封裝后,一般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,按時服完。如果環(huán)境溫度低于10攝氏度,可自然條件下存放,一般可放置半個月左右。

      8、特殊中藥如何煎煮?

      先煎:將先煎藥煮沸0.5~2小時,再加入余下泡好的藥物一同煎煮。

      后下:后下藥在煎好前5~10分鐘加入,一同煎煮。包括氣味芳香、含揮發(fā)油多的中藥如薄荷、砂仁等。

      另煎:一些貴重藥如人參、西洋參等宜單獨煎煮,取液兌入其他中藥湯液中服用即可。

      包煎:花粉類如蒲黃,細小種子如葶藶子,細粉類如六一散,含淀粉、黏液多的中藥如車前子,附絨毛中藥如旋覆花等,都要用紗布包好,再浸泡煎煮。

      沖服:一些貴細中藥,如三七、川貝母、羚羊角等,宜研成細粉加入湯液中服用。

      烊化:膠類藥物及黏性大且易溶的藥物,如阿膠、鹿角膠、蜂蜜等,用時應單獨加溫溶化與藥液兌服。


        圖片


      9、服用中藥有哪些注意事項?

      自古以來,醫(yī)家對于服藥時間是特別講究的。明代醫(yī)家李時珍說:“凡服湯藥,雖品物專精,修治如法,而煎藥者魯莽造次,水火不良,火候失度,則藥亦無功?!鼻宕t(yī)學家徐靈胎曾講:“病之愈不愈,不但方必中病,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,則非特無功,反而有害……”古人在幾千年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寶貴的有關服藥時間經驗,如飯前服、食后服、平旦服、臨臥服、空腹服、間歇服等。

      服用中藥的時間需根據(jù)病情、藥物功效和其他一些具體情況來決定。《神農本草經》曾提出:“病在胸膈以上者,先食后服藥。病在心腹以下者,先服藥而后食。病在四肢血脈者,宜空腹而在旦。病在骨髓者,宜飽滿而在夜?!奔窗醇膊∷诓课?,分飯前、飯后、清晨或睡前服藥。

      飯前

      病在胸腹以下,胃、肝、腎等臟器疾病,宜飯前服藥,這樣有利于藥物的消化吸收。東晉時期著名醫(yī)藥學家葛洪說:“未食內虛,令毒勢易行”。飯前服藥易使藥力得到發(fā)揮。

      飯后

      病在胸膈以上者,如眩暈、頭痛、目疾、咽痛等宜飯后服藥,能使藥性上行。消食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也宜飯后服用。

      清晨空腹

      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、滋補作用的湯藥尤其是滋補腎陽的藥物、潤腸通便藥、驅蟲藥宜晨起空腹服用。早晨人體的陽氣隨自然界陽氣而升發(fā),在陽氣的推蕩下,可使藥力速行至病所,發(fā)揮作用。

      午前

      上午宜服用益氣升陽藥、發(fā)汗解表透邪藥。李東垣認為:“午前為陽之分,當發(fā)汗;午后陰之分,不當發(fā)汗?!边€強調益氣升陽藥在午前服用。益氣升陽藥之所以午前服用,乃“使人陽氣易達故也?!?/span>

      午后

      下午或入夜宜服用瀉下藥(如大承氣湯)。李東垣曰:“瀉下藥乃當日巳午之后,為陰之分時下之?!保ㄋ葧r即上午9時~11時,午時即上午11時~午后1時),其他醫(yī)家亦都認定瀉下藥不宜在午前服用。

      睡前

      鎮(zhèn)靜安神藥、澀精止遺藥、緩下藥等宜睡前服用,有利于次日清晨吸收。

      頓服

      頓服一般適宜于病情比較急的患者,也就是煎好后立即服下,稱為頓服,取急病急治之意。《千金方》載:“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時日吉兇,覺病須臾,即宜便治,不等早晚,則易愈矣。”目前,一般的高熱性疾病、傳染性疾病、小兒急癥等亦采用頓服法。

      需要注意的是,現(xiàn)今很多患者脾胃偏差,大部分的藥都不適宜空腹服用,而在上、下午服用最好。一般藥物一天服2次,飯后1小時以上或半空腹狀態(tài)服用較好,晚上9時以后不要服藥,以免影響藥物吸收及夜間睡眠。


        圖片


      服用中藥的“五忌”

      為了保障中藥的療效使其更好地發(fā)揮其治療作用,服用中藥時是需要對一些食物忌口的,通常應該注意的有以下5點:

      服中藥時不要喝濃茶:因為茶葉里含有鞣酸,濃茶里含的鞣酸更多,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,減低療效。

      服用中藥時不宜吃蘿卜:因蘿卜有消食、破氣等功效,特別是服用滋補類中藥時,吃蘿卜會降低補藥的效果使其失去補益的作用而達不到治療目的。

      患有消化道疾病,禁服大蒜:患有消化道疾病,如肝炎、慢性胃腸炎患者服用健脾、溫胃和胃藥時,禁服大蒜。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腸黏膜,使黏膜充血,所服的中藥就不能有效的發(fā)揮其治療作用。

      服中藥時不能吃辣椒:特別是熱性病癥,服清熱涼血或滋陰降炎藥時更不宜吃辣椒,辣椒能使藥效降低,使治療無效或療效減弱。

      服中藥宜忌生、冷、油膩:因為生、冷類食物刺激胃腸,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,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,而且油膩食物與藥物混合更能阻礙胃腸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,從而降低療效。


      患有疔瘡、皮膚病者忌食咸水魚、蝦、蟹及羊肉、牛肉等食物;肝炎病人忌食辛、辣、油膩;服荊芥時忌食魚、蝦、蟹;服天冬時忌食鯉魚;服鱉甲忌食芥菜;服蜂蜜忌食蔥、豆腐;服白術時忌食大蒜等。

      此外,古文記載,甘草、黃連、桔梗、烏梅忌豬肉;鱉甲忌莧菜;常山忌蔥;地黃、何首烏忌蔥、蒜、蘿卜;丹參、茯苓、茯神忌醋;土茯苓、使君子忌茶;薄荷忌蟹肉等。


      相關附件:

       
      聯(lián)系我們 網站幫助 網站地圖 服務申明
       版權所有:開平市人民政府    主辦:開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 
      備案編號: 粵ICP備05079694號  網站標識碼:4407830003  粵公網安備; 44078302000116
      開平市政府網公眾號
      開平發(fā)布政務微博
     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美腿控,日韩人妻无码一区2区3区里沙,亚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,人妻av综合网

          <thead id="xudex"></thead>